为了深刻了解乡村现状,感受乡村振兴下农村的发展之路,威尼斯wns8885556桐城市大塘村外宣及市场营销项目团队于近日到达桐城市唐湾镇大塘村并对其开展了实地走访调研。
桐城市唐湾镇大塘村地处桐城市西部山区,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乡村,在乡村振兴政策下得到了很多发展机遇,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此次实践团队的到来正是希望对村中现状进行调研,制订出适合大塘村发展的宣传计划。
实践团到达大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后,由书记王凯和副书记胡飞等村支部干部带领前往村中一些较为出名的家庭作坊进行实践调查。沿着省道S337一路向前,再走入一条小路,来到了大塘村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此次调研的家庭作坊所在地。
滴滴油锤炼大塘村振兴之路
实践团队来到了第一家调研的家庭作坊——油坊,油坊的华老板正在进行加工。实践团对加工现场进行拍摄后,面对队长徐冉冉提出的开家庭油坊的原因时,华老板表示:“村中现居住人口较少,油坊规模也相对较小,雇佣的都是村民,希望给他们一份工作,油也大多提供给村里,以保证他们的日常需求。”
随后,我们主动提出想要参与榨油工作,华老板正在用铁棍磨芝麻,使芝麻更细一些,可以在榨油中更充分的被榨取。实践团成员在接过华老板手中的棍子时,发现并不像华老板那样轻松。机器在散发热量,磨一会就满头大汗了,华老板在一旁进行指导,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实践团成员逐渐掌握了操作,帮助华老板榨了一桶油。
实践团成员周慧表示:“我对于榨油流程的了解都是来自于电视上一些宣传,从来没有亲自尝试过,这次经历更能让我走入乡村产业,感受乡村的发展。”
目前,像油坊这样的小作坊在大塘村并不是个例,实践团队也希望走入更多的家庭作坊来了解大塘村。
根根鬃铺成大塘村振兴之业
大塘村有一个特色产业——猪鬃加工,即理鬃产业,它就是通过对猪毛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让它变成刷毛,成为刷子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这个行业在大塘村的发展,离不开村民姚白玉的带领,他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看到猪鬃行业的发展未来,在创业中,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大塘村的猪鬃家庭作坊做出了很多功劳。2014年,在大塘村支部和脱贫攻坚工作组的建议下,姚白玉申请创办了帮扶车间。猪鬃加工分为多个环节,由此建立的家庭作坊负责着不同的加工阶段,走入猪鬃加工作坊,也是调研大塘村家庭作坊,深入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旅。
王凯书记等人带领实践团前往主要负责理顺猪鬃环节的家庭作坊中。叶老板正在机器前工作着,房间中堆着一批还未理顺的猪鬃,她笑容满面地向实践团介绍:“这个生产过程并不复杂,即使是像我这样年纪较大的农户,在经过培训后,也能做的很好。”
把把刷垒成大塘村振兴之基
姚老板的家里单独开辟出空间用来进行猪鬃的捆把加工,她的丈夫迎接了来客,而姚老板则在房间里工作着,面对实践团的相机镜头,她腼腆一笑,手上有条不紊地继续着加工,实践团成员徐佳询问家庭作坊收入如何,姚老板表示:“我们主要是挣加工费,每年大概一万元左右,虽然金额较少,但是对于我们需要照顾家庭的农妇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这一环节是纯手工的,在实践团的主动请缨下,成员们开始帮助姚老板对理顺的猪鬃进行捆把,在姚老板的手下,平均几十秒就能完成一个,并且每一个都做的非常整齐完美,实践团成员刚开始有些手生,光将不齐的猪毛剪平,就需要一定时间。在姚老板的帮助和团队四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墙角垒起了高高的一跺。
寻访完这三户家庭作坊,面对如此丰富的家庭作坊种类,实践团队长徐冉冉询问胡飞书记,大塘村支部对于乡村经济的发展有过哪些举措。王书记表示:“第一,乡村振兴离不开因地制宜,驻村以来,我们深入农户实地走访,交流探讨,认识到家庭作坊这样的模式是现阶段适合大塘村发展的;第二,我们坚持发挥能人作用,争取到村中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支持;第三,我们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为产业发展提出更多的新思路,并积极创造机会。”
对于大塘村发展的研究,家庭作坊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调研环节。家庭作坊能够以较低的创业成本,为村民提供工作,增加收入,是传承和发展乡村技艺的重要场所。同时它具有灵活性,能够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是适合大塘村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通过此次家庭作坊的实地走访,实践团队对大塘村的发展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通过后续的宣传工作,为大塘村的发展带来一些机会。(撰稿:秦悦晗 徐冉冉 摄影:徐佳 徐冉冉 审核:张万茂)